去得了”
船到巴陵时,知县滕宗谅等人已经在码头上侯着,滕宗谅也算留名千古的人物,康定元年(1040年)出任过泾州知州,因功迁庆州知州,与范仲淹等人交好,被王拱辰等人弹劾滥用钱财,贬凤翔府,有意思的是,历史上他还接二连三的被贬虢州等地,四庆历四年才被贬到巴陵来的。
但如今大概由于许清的出现,吕夷简提前倒台,王拱辰等人提前上位,滕宗谅在庆历二年七月就直接从凤翔贬到了巴陵县来,如今已经整整两年了,巴陵县还属于荆湖北路,而他的主要政敌王拱辰同志,被许清踢到了荆湖南路的潭州,比他还要往南一些,许清也算是帮他报仇了。
见面时,滕宗谅异常热情,他比范仲淹小两岁,两人是同科进士,但在许清面前,也只能老老实实以下官身份见礼,更别提拿资历了。进城之后,许清与黄亦然依然故我,一个演红脸,一个演黑脸。
黄亦然带着一群书吏,风风火火的去查账去了;而许清则在滕宗谅等人的陪同下,遍赏巴陵胜景,第二天时分,众人带着一些歌伎出西门,只见一座三层三檐的城楼伫立于洞庭湖畔。
滕宗谅殷勤的介绍道国公,此楼便是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乃东吴大将鲁肃作检阅水军所用,后历经重建,太白登此楼时曾题诗: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下官到巴陵后,见此楼破旧,于去年重修,如今已接近完工,今日国公驾临,便请国公登楼一观。”
“这便是岳阳楼?”许清还真没来过岳阳,此去不到七丈高,与武昌的黄鹤楼比起来矮了大半,没有黄鹤楼那样的气势,而且楼下便是城门洞,他还以为是比较特别点的城门楼呢。
“正是,下官已经让人将三出来,国公请”滕宗京在前面引路,后面跟着巴陵县的一些官员士绅,共有十来人。
许清上楼一看,果然见到翻修未完之处,三楼上倒是打扫整洁了,此处望去,君山隐隐,洞庭烟波浩渺无涯,水色天光交相辉映,让人不禁想起孟浩然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