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想都觉得难受,根本一天也过不下去。所以单樊迪问何元秋:“你小时候是不是过得很苦?”
“也没有啊。”何元秋感觉自己小时候相比同龄人过得还蛮好的。“那个时候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但因为我父亲有这门手艺在,一天能拿回来百十块,我和师兄弟根本饿不着肚子,隔三差五还能吃上肉和细粮,我就挺知足了。还有你别以为师叔师伯在家住就是不好,虽然人多一点住的挤,但他们时常给我们说活儿,叫我们跑腿还给些零嘴儿零用钱。因为我勤快又好学,他们特别偏爱我。”
当时学手艺讲究口传心授,可他父亲手底下有二十多个儿徒学徒,哪有功夫挨个指点他们,要不是靠着这些师叔师伯,他也学不到这么多手艺。而且何元秋觉得他父亲还是挺疼他的,最后看出来他不适合说相声,还托人情找到了师傅,又给他谋了条生路。要是别的徒弟,可能直接就打发出去自生自灭了。
看着何元秋的笑脸,单樊迪了然的点点头。何元秋的性格跟他不一样,懂得知恩图报,过得再苦他也只会看别人的好。
想到这里,单樊迪自嘲一笑:“要是我小时候也能像你一样看得开就好了。”
单樊迪他妈茅美玲是个恋爱至上的女人,好像一天不谈恋爱日子就过不下去。她第一个丈夫就是单樊迪的大哥茅桥直的亲生父亲,俩人过得还不错,可惜在茅桥直四岁的时候英年早逝。之后她改嫁了几次,但一般三五年后夫妻感情平淡,她就过不下去了。
单樊迪的亲生父亲是个华侨,来国内做生意的时候认识了他妈茅美玲,两个人在一起快八年,最后还是离婚了。离婚的时候单樊迪六岁,隔年茅美玲就带着他又改嫁了。这次嫁的那个男的很会玩心眼,擅长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茅桥直准备结婚带着未婚妻来看茅美玲的时候,才发现八岁的单樊迪只有不到三十斤,没去上学还是个能视阴阳的双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