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楚鸾内心受到了鼓舞,用油纸包好了,双手奉上:“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再来。”
大部分的最底层百姓,是享受不起红糖的。因为糖价是粮价的十多倍,粮食尚且吃不饱,遑论糖。最多也就逢年过节,或者遇到个灾病时,买一二两吃。
能随心所欲顿顿喝红糖水、吃红糖包子的,要么是小地主,要么是县衙里做公的,亦或者薄有资产的读书人。
“掌柜的,有句话不知当问否?”
“您尽管问。”
“这种浅色的糖,是怎么熬出来的?”
“我们是糖村人,世代熬糖,都是祖上传的熬糖秘方。”
面对此等问题,楚鸾自有一套应对的说辞。来问的不乏同行,涯州甜水县本就是产蔗之乡,治下十多个村子不知多少蔗农。
才半个时辰的功夫,已经卖掉了三两黄砂糖,三两赤砂糖。
“已经卖掉那么多了。一文,两文,十文……整整八十一文钱!”
小唐氏激动地在柜台上数钱,“之前我得摆摊三个时辰,才能卖掉几两。阿鸾真是咱家的小福星,你一出手,咱们就挣了那么多钱。”
“得益于铺子位置好,妙在街口头一家,地势低洼,汇聚八方来客。”楚鸾难得看到大伯母笑得如此开心。
记忆里,这位楚家长媳总是总是愁眉不展的,不是操持这个就是操心那个。明明才刚三十岁,却因劳动过于辛苦,看上去像四十的。
小唐氏喜滋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