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话筒,传到了操场的每一个角落。
“七十多年前,有一个少年,每天要走二十里山路去上学。他的书包是粗布缝的,课本是手抄的,铅笔用到握不住也不舍得扔。”
“他每天饿着肚子听课,因为家里唯一的鸡蛋要留给生病的奶奶。冬天的寒风从破窗灌进来,他的手指冻得开裂,血珠沾在作业本上……可上天还是不眷顾他,学校被炸了……”
容遇讲的是,她曾经的一个校友,比她大好几岁,同一批回国,投身于科研。
她是前阵子看杂志,才在书上看到了这位校友后来的故事。
“这个少年,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工程师中的一员。”
“他们用算盘计算轨道,用自行车打气筒给燃料加压……没有计算机,就用纸笔一遍遍验算……没有先进材料,就用智慧弥补差距……”
“而今天——”
她看向在场每一个学生。
“我们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用着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指尖划过平板就能调阅人类所有的知识宝库!”
“同学们,我们脚下踩着先辈们用血汗铺就的路,我们手中握着他们想都不敢想的资源。”
“……”
“今天,我们以笔为剑,以书为盾。明天,我们要让世界看见——”
“这,就是华夏青年的答案!”
容遇的演讲结束,整个操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