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邻看懂了张元初的用意,五十辆的订单,不过是投石问路。
新式武器的列装向来如此,先小批量交付部队试用,根据实战反馈打磨细节,若真能经得起考验,后续的大规模量产才会提上日程。
他没多言,敬了个军礼便转身离开。
办公室里只剩下张元初与王康。
“直升机项目,李启樘教授那边进展如何?”张元初靠向椅背,指尖轻轻叩击着扶手。
王康略显无奈地挠了挠头:“还在攻关升力系统的核心问题,上次去研究所,李教授抱着旋翼模型钻了实验室,至今没放出话来。
不过看他那股子较真劲儿,估计离突破不远了。”
“盯紧点。”张元初言简意赅:“有任何进展,第一时间报给我。”
“是!”
时间总是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度过,当斯拉夫国提出采购
P47战机的请求时,张元初几乎没有犹豫便拒绝了.
这种代表着当下航空工业顶尖水平的机型,岂是能轻易外流的?但代为生产的雅克-1战机却开足了马力:
木质骨架与胶合板机翼的结构,让量产效率大幅提升,一批批涂着斯拉夫空军标识的战机从生产线驶出,被源源不断地送往斯拉夫。
然而战局并未因装备支援而扭转,九月下旬,日耳曼军的铁蹄已迫近斯拉夫国首都,与此同时,斯大琳格勒保卫战的序幕也缓缓拉开。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