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劈材在铁铸的火炉中熊熊燃烧,浓烟顺着烟道排向室外;屋子里的冷气一点一点被逼出去。
\n
凝视着坚实灵巧的火炉子,和不锈钢铁皮卷成的烟管;关锦璘思绪万千。
\n
天宝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此前城乡居民冬季取暖的方法各不相同;乡下人主要是烧火炕,城里人多用火盆烧木炭;这样的取暖方式既不安全又不卫生。
\n
由于受财力限制,大后方总督督署1号大院修建时和竣工后;都没有配套供暖设施,各职能部门过冬是自行其是五花八门。
\n
关押日本战俘的大同学园却是另类,冬季取暖有大铁炉子;烧的是大块大块的无烟煤。
\n
大同学园冬季取暖实施是小林家二根据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在修建时就统一考虑好的。
\n
每个监舍都有一个大铁炉子,大铁炉子由战俘加工厂生产;煤炭属于特供。
\n
战俘的生活大大优于天宝居民,有居民就开玩笑说:“日本人杀我同胞,辱我姐妹;关押天宝后竟然成了有功之臣,生活质量远远超过中国民众;这是什么道理!”
\n
关锦璘自然能听出这些玩笑话里面的弦外之音,心中十分沉重。
\n
可中国是《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缔约国,必须遵守公约上所列举的条款;对放下武器的战俘首先要在生活上给予优待。
\n
战俘营配置了取暖设施,小林家二送给关锦璘和田宝怀几个领导家每家一副大铁炉子;被关锦璘拒绝了。
\n
关锦璘想起小山智利是日本人,让小林家二给她送去一只大铁炉子和一车煤炭。
\n
小山智利母子被优待,在张咕咚胡同18号享受天伦之乐。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