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新生代整体水平不行?那我问你周墨是不是人啊,周墨到底是不是人啊!”
至于周墨,他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其实并不太认同导演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在于评价导演的维度有很多,获奖只是维度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维度。
我承认,像张导那一代的导演确实都算得上战功累累,年纪轻轻就收获了不少奖项,这个情况放在现在的新生代导演身上根本想都不敢想。
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代想要证明自己的水平,也只有冲奖这一条路可以走。
你想用电影票房来证明导演水平,可能吗?国内的市场就那么大,能看电影的人就那么多,就算拼命吆喝最后也就那么一点钱,根本无法用来评判一个导演的水平。
我国电影商业化市场发展的很晚,艾美莉卡那边早在七八十年代,商业片的市场就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九十年代的电影,哪怕是排除掉《泰坦尼克号》那个特殊的存在(97年,18亿+美刀),剩下的包括《侏罗纪公园1》,《独立日》,《星球大战》这些电影,总票房也都超过8个亿。
而我国的电影市场一直到98年,冯导拍出《甲方乙方》,才第一次出现了贺岁档这个概念。
至于后来更加火爆,票房潜力更大的春节档,则是要等到10年后。
可以说,在85到00这十五年间,我们国内也只有奖项这一个可以评价的维度,而在10年后,我们才出现正儿八经出现了电影票房这一个导演的评价维度。
不同的时代,科技,观众,市场,风向统统在变化,。
同一个条件,在不同的时代未必具备可比性。
就好像我拿《商业大亨》这部电影来说,二十来个亿的票房,怎么拍出来的大家伙也都知道,论票房比起当年的《功夫》要多少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