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坐拥中原,却甚是缺铜,铸造的铜钱大多都缺斤少两,百姓其实很不愿意买账,偏偏大梁又连年征战,国家机器一经启动,就是钱如流水,上好的铜钱与布帛都要优先满足军士,流通在百姓当中的铜钱便愈是粗制滥造了。
若能有一物代替铜钱重新给国家恢复信誉,便是一桩极好的事情,但此事非同小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强行促成的,也就有了代以试点的“汇通票行”,现在便是在由安乐阁进行运行,按照萧砚当时与崇政院的承诺,如若汇通票行运转得当,其后便可由户部进行收购云云。
至于这句承诺做不做得数,萧砚相信,如果给他两三年还能让大梁轻而易举拿走了汇通票行,那么留在他手中也是个祸害,但他更相信,两三年过后的汇通票行,萧砚不给,没人敢抢。
而这半年来因为韩延徽做事很是得体,大对敬翔的胃口,遂从张文蔚那里暂时借调了过来,在崇政院谋了份差遣,也算是成为了敬翔暂时的幕僚。
“下官见过敬相。”
韩延徽捧着一堆卷轴,入门先见礼。
敬翔正埋在桌子上处理奏折,现今朱温愈加不问国事,很是沉迷于鬼王进献给他的“延年益寿术”,大小奏折都堆在崇政院,朱温倒是信得过与他共事了几十年的敬翔。
“唉……”敬翔抬起头,开口却是先叹了口气,然后玩笑道:“冠军侯已在回京途中,只怕再等月余,老夫就无法与藏明共事咯,可惜可惜啊……”
韩延徽缓缓一笑,倒是没有替萧砚做主说什么大可以再借给敬翔使唤的话,只是诚恳道:“这半年来能与敬相共事,下官收获良多,已是荣幸之至,实不敢贪图。”
敬翔爽朗一笑,让韩延徽落座,而后捋须问道:“怎么,之前让你代为梳理南厢户籍一事,已有决断了?”
汴京城南厢是底层百姓与三教九流居住的地方,大梁的坊市制度很宽松,这些年随着城池扩张里面的人口愈加混杂,前阵子朱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