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此刃献主
翌日清晨,风雪虽已止息,寒意却更甚昨日。
镇州城门在赵国官吏惶恐不安的注视下,沉重地缓缓开启。萧砚一骑当先,身后百骑黑甲精骑紧随而入,铁蹄踏在冻结的街石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钝响,每一次敲击都似踏在赵国官吏与驻军的心坎上,震得举城噤若寒蝉。
冯道从瀛洲带来的千骑中,亦有半数紧随入城。但他们并未前往镇州衙署,而是径直分散开来,迅速接管了镇州四门的防务,用以在关键处布下岗哨。
衙署大堂内,炭火烧得极旺,炭盆中跳跃着灼人的红光,竭力释放着热力,却丝毫驱不散王镕脸上那层死灰之气,也化不开弥漫在整个大堂里的绝望寒意。
这位曾经的赵王,此刻如同一个被抽去骨头的提线木偶,被两名面无表情的内侍几乎是架着,捧起一个沉重的鎏金木匣。匣盖开启,明黄色的丝绒衬垫上,两件物品在昏黄摇曳的宫灯光线下显露出来。那鎏金的光芒,此刻反而透着一股虚浮的死气。
匣中之物,一方是青玉雕琢的玉玺,蟠螭钮,玉质尚算温润,但显然是一件拙劣的仿制品,带着几分刺眼的滑稽。另一件,则是一卷硝制得极好的羊皮地图,其上用精细的墨线清晰勾画着赵国全境的山川地势、关隘渡口,密密麻麻标注着驻军点、粮仓位置,旁边还附着详尽的户册等等。
萧砚掠过那方可笑的玉玺,未作丝毫停留。他执着羊皮地图,目光沿着太行山脉东麓的走向缓缓划过,最终停在“镇州”二字上,复而扫过几与镇州毗邻的土门关。
后者作为井陉东口,太行山东西互通的咽喉要隘,一直掌控在晋国手中,得以俯瞰赵地。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就在此地。
“冯道。”半晌后,萧砚终于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回荡。
“臣在。”冯道应声而起,躬身行礼。在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