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似乎对太子一脉的人很是抵触。
顾元洲皱起眉头,脸色微微沉了下来,还想再说什么,那徐正却已然开口喊道,“徐阁老!”
身穿青衣的年轻人与顾元洲擦肩而过,直直地走到徐阁老身旁,将手中的书交到他的手上,“不负阁老所托,下官在三希堂寻找了两日,总算将这两本书找到了。”
徐阁老伸手接过书册,轻笑出声,“到底是你有心啊,之前我也请过几个老翰林去三希堂中寻书,皆是无功而返。三希堂中所藏书目太多,往来账目繁杂,经年累月下来,总是找不到想要的书在哪了。”
“只要这书在三七堂,只要用心去找,能有什么找不到的呢?”徐正并不觉得这事情难办,认真地说道,“况且,这是阁老交代的事,自然要用心去办。”
听到这话,徐阁老的神情更加温和了一些,而一旁来往的朝臣们悄悄地用余光打量着顾元洲的脸色,后者毕竟是在朝堂当中混过几年的人,只是冷冷地朝他们看了一眼,转身便离去了。
“那可是大理寺少卿顾元洲,是太子殿下面前的红人,他同你搭话,你怎么不同他热络些?”徐阁老将书收到怀中,带着徐正慢慢地在太和殿外的宫道上走着。
“他是大理寺少卿,我是翰林院修撰,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要热络呢?”徐正皱起眉头,脸上带着无所谓的神色,“况且,我寒窗苦读十几年,忠君爱国四个字还是知道怎么写的,只要陛下在位,效忠的便只有一人。”
“哈哈。”徐阁老抬起头,放声一笑,“很好,你初入朝堂,却能做到不结党营私,这很难得,是块进内阁的好料子。”
大齐的一甲进士均会进入翰林院供职,其中状元会被直接授予翰林院编撰的位置。可不能小看了这个职位,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