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互探讨,张纮对袁熙如此年轻就有如此见地顿生好奇,于是和袁熙探讨了一些时势。从汉世祖皇帝谈到当今黄巾之乱。
“我朝自世祖皇帝立国后,外戚、宦官、大臣争权不断,再加上天不佑汉,国无长君,内有母后干政,政令不通,一百五十多年下来以成积重难返之势,而当今天下刚刚平定黄巾之乱,然熙以为这将是大乱的开始,朝廷积弱,地方诸侯做大,帝国将再次面临前汉末年时的乱局,所以熙不才,希望先生教小子我定乱安民之术,熙感激不尽”袁熙侃侃而谈。
张纮不置可否微微一笑道“公子真是大志之人,然时局如此,非人力所为,公子父子皆人杰能倾身下士,又有人望,若择一地以观天下则大事可期也。”
袁熙、张纮相谈甚欢,促膝长谈许久,张纮决定回广陵处理完家事再回洛阳尽师生之礼。
回想起那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情,时间真快现在袁熙听到张纮到来,他暗下决心不论用什么方法也要将这个以后号称江东二张的谋臣留下,于是在赌坊的后堂见到了张纮。
张纮近四十岁留着一缕长须,身材匀称容貌普通,并不像许攸那么高大。但袁熙知道那看似平凡的外貌下潜藏着可怕的智慧,可为帝王之师。
后来张纮张昭兄弟均成了帝王之师名满天下,北张纮辅佐袁熙,南张昭辅佐孙策,而二人的学生也是天下争雄的豪杰。
袁熙也来不及装束跑到门外惊喜道“子纲先生终于来了,我袁家大事可期了,”张纮对袁熙的礼贤下士也是感动“惭愧,多谢公子相迎”袁熙安排张纮上坐以师礼待之。
于是袁熙也不见外开门见山道“子纲先生,如今时局,当何以教我”
张纮抚须道”现在陛下病危,而大将军和宦官冲突一触即发,而以大将军的智慧而言他必将招诸侯进*勤王,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