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被两面夹击。
\n
再者,朝廷现在的兵力根本无法与羯族、胡人和东北慕容氏抗衡,盲目出兵不仅无法克复神州,还会遭到反噬。
\n
郎灵寂罕见用绝对锋利的态度,以中书省首席大员的名义驳斥了皇帝的诏令,直批四字“主政荒谬”,意在指责皇帝不顾黎民,沉浸于镜花水月中,异想天开。
\n
年号和都城是国本,焉能说改就改。凭着一时血气强行与异族开战,恐遭亡国之祸。
\n
北伐党闻此,立即对郎灵寂口诛笔伐,在他们眼中,皇帝是准备重振朝坤的年轻君主,郎灵寂则代表了旧贵族顽固派,典型的贪图安逸享乐而不顾沦丧的失地,朝廷的吸血虫。
\n
天下苦门阀久矣,其实何止郎灵寂一人,本朝专重门阀的风气滋养得整个琅琊王氏成为朝廷的蠹虫,士人不学无术白白拾官可做,朝廷的锐气一日日地减弱。
\n
小小的改元一事,引起了北伐党和非北伐党展开了激烈辩论。
\n
司马淮高高坐于龙椅之上,隔岸观火,北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他为了挑起琅琊王氏与群臣之间的矛盾罢了。
\n
还记得秉烛长谈时,司隶校尉的一句“擒贼先擒王”,若要诛灭琅琊王氏,就得先诛灭琅琊王氏所依仗的肱股郎灵寂。
\n
郎灵寂事事为琅琊王氏谋划,是王家的智囊,充当顶梁柱和保护罩。除掉郎灵寂,王氏会变得好料理许多。
\n
况且,郎灵寂是王姮姬的夫婿,就是郎灵寂霸占了王姮姬的。
\n
一切只为除掉郎灵寂。
\n
多年来的师徒关系,司马淮深知郎灵寂的谦抑隐忍,必定反对改元和北伐。所以司马淮故意挑起此矛盾,使郎灵寂被北伐党群起而攻之,先失掉一部分人心。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