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学浅,统兵打仗非我所长,日夜苦思,唯恐辜负父皇重托,误了江山社稷……”
他这番声情并茂的自责,把殿上众臣都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老皇帝紧皱的眉头都松动了些许。
汉王偷瞄了一眼皇帝老爹的脸色,话锋猛地一转,声音拔高,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激动:“然!天佑我大靖!儿臣苦思冥想,终于发现一人!此人胸有丘壑,腹藏良谋,若得重用,必能解此倒悬之急,安我大靖江山!”
“哦?何人?”
靖武帝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
“枢密院副使,柳文渊!”
汉王掷地有声。
“柳文渊?”这个名字一出,殿上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嘉峪关奇袭图兰、火烧粮草的事迹还历历在目,没人敢小觑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
“宣柳文渊!”
靖武帝立刻下令。
不多时,一身青袍、身形依旧显得有些单薄的柳文渊快步上殿,躬身行礼:“臣柳文渊,参见陛下。”
“柳爱卿,”靖武帝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汉王力荐你督办流民帅之事。如今流寇四起,愈演愈烈,国库空虚,民心思变。你可有良策,为朕分忧?”
柳文渊站直身体,目光扫过殿上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落在龙椅上的皇帝,声音清晰而沉稳,如同投入沸水中的冰块:
“陛下明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