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脱口而出,“当然是更恨这些贪官污吏!这一个个的,全都该杀!”
“姨夫,高炽明白了,您说的对,想让百姓过得好,问题不在提高粮食产量,而是出在整肃吏治。”
“其实东北地广人稀,每家每户的田亩不少,打出的粮食足够糊口,朝廷规定的苛捐杂税计算过的,百姓富庶可比当年的江南,奈何下面执行的官吏为祸,所以才有了百姓的怨声载道。”
“只要有这群贪官污吏在下面横行,哪怕像中原一样亩产千斤又如何?那些地方的贪官污吏必然贪得无厌,向百姓搜刮的更多,百姓依然穷困。”
黄易却摇头道:“错了,恰恰相反,百姓更恨朝廷的路引制度!”
啊?不会吧,怎么会这样?您是不是搞错了?
黄易指了指海面说道:“百姓就跟这海里的鱼儿一样,全都是盲目的。他们眼中县令就代表着朝廷,所以他们不会痛恨某个人,他们宁愿相信天下乌鸦一般黑,换个别的县令来了也是一样,所以他们会骂朝廷无道,会骂路引制度,不会单纯的骂那些贪官污吏。”
“因为百姓的逻辑很简单,若不是朝廷撑腰,若不是朝廷给了他们权力,他们敢这么为恶地方吗?”
朱高炽感慨道:“若是这么说,其实也没错。”
“唉……真是可恶!明明是地方的贪官污吏打着朝廷的旗号为非作歹,他们把好处捞了,骂名却让朝廷来担?岂有此理!”
谁说不是呢?
黄易唏嘘道:“四十年前,我跟你爷爷洪武皇帝说过同样的话,所以后来有了六扇门,有了杀官无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