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年轻人,闷闷不乐的姑娘埋头猛走,小伙子面色淡淡跟在边上,俩人看起来没有半点儿交流,可一看,分明就有事儿。
\n
老太太晃了下蒲扇,心里很满意,想:阿梅不出马,出马能顶俩。
\n
“阿嬷。”晏在舒到跟前,跟她打招呼。
\n
“来了啊,”阿嬷把蒲扇朝里一点,“跟叔叔伯伯们问好。”
\n
晏在舒进了厅,就摇身一变,成了个多乖巧嘴甜的小姑娘似的,挨个打招呼,海市本地都爱宠姑娘,晏家孟家叔伯婶娘也打小喜欢她,都问她上哪里玩儿了,好漂亮,是大姑娘了呀,学习上有没有遇到困难哪?
\n
问到孟揭,就淡了点儿,提两嘴课题和研究也就是了。
\n
海市古来就讲究宗祠文化,对内是同根同源,要互相扶持,对外又讲有接容之量和消化之功,所以叔伯辈分量都重。
\n
在这场家宴里,孟家人多,阿嬷是被请来镇场的,孟家要谈城东某块地皮的归属,谈亲戚间的内讧,谈明年海市的发展规划。
\n
都是容易夹带明枪暗箭的话题,敏感,还要紧,所以带两个受重视的小辈在场,气氛总是轻松点的。
\n
晏在舒打小就在阿嬷膝盖上抱大,五六岁大的时候,俩表叔伯为一条商业街吵得不可开交,晏在舒就敢捂着耳朵大声说:“伯伯好凶!好大声!”
\n
长大了就更聪明,察言观色是一把好手,碰到气氛紧张了,就打个岔笑着圆过去,要么喊阿姨添个茶,如果实在剑拔弩张,也就偷偷让阿姨往那位叔伯跟前上碗绿豆汤,说:“最近天儿热,三叔绿豆汤喝得少了哦。”
\n
缓一下气氛,孟爷爷就会把话题接过去,开始用怀柔政策。
\n
偶尔,孟揭也会跟晏在舒打打配合,一个活泼伶俐地安抚,一个适时地补充一下政策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