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国家强富,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珍珠香料、象牙宝石自远洋而来,商船往来可充盈国库;危险亦来自海上,倭寇海盗、外邦觊觎皆从浪涛中现身,稍有不慎便会祸及沿海。”
朱高炽开口就引用了郑和的经典名言,“我国朝水师战无不胜,宝船巨舰可震慑四方,既能开辟新商路,将丝绸瓷器远销异域换取真金白银,又能以武力平定海疆,让蛮夷不敢轻易窥伺。”
“是以握海洋者得天下财,失海洋者受天下祸,唯有以水师为盾、贸易为矛,方能在惊涛骇浪中护国安邦,取无穷之利。”
老朱与太子标听后微微颔首,眼底掠过对未来的期许。
汤和摩挲着掌心老茧,想起当年在浙东抗倭时的艰难,如今倭国成了囊中之物,那些曾让水师头疼的海岛,竟成了潜在的财源。
俞通源则盯着案上海图,手指无意识划过琉球群岛,盘算着若在此设寨驻兵,商船往来能省下多少护卫成本。
海洋于他们确是陌生领域,可倭国的银矿、硫磺、漆器已堆满应天府库,这实打实的收益比任何说辞都有说服力。
他们虽不懂洋流季风,却清楚征服一地便能得一地之利——眼下的白银只是开始,待海禁解除,江浙的丝绸、江西的瓷器顺着航线出去,回来的恐怕就是数不尽的金银、香料,甚至是从未见过的奇珍。
这般前景,让习惯了陆战思维的老将们,也不得不重新掂量海洋的分量。
朱高炽话锋一转,声音逐渐拔高。
“所以国朝必须得倾泻资源大力发展水师,战船要造得更大更坚,火炮要铸得更利更猛,兵士要练得更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