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朱高炽嗯了一声:“所以接下来,不光要推二期,还得另起章程——比如给工人匠人设些购房补贴,再划出一片区域专门建些小户型,让百姓踮踮脚就能够着,断不能让房价被少数人炒得没了边。”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容不得半点含糊。
朱高炽想起后世那些关于房价的记忆,眉头不由得皱得更紧:后世房价之所以会一路暴涨,最终形成巨大的经济泡沫,根源不就在于此?
太多商人嗅到了其中的暴利,一窝蜂涌入房地产行业,靠着囤积房源、轮番炒作不断抬高房价,到最后,原本用来安身立命的房子,竟被炒成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价。
多少百姓子民,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甚至祖孙三代攒下的积蓄,都未必能买得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那样的局面,不仅寒了百姓的心,更会拖垮一方的根基——他绝不能让天津乃至整个大明重蹈覆辙。
但难题在于,如何让更多普通百姓也能分到这波时代红利呢?
工业区的工人匠师倒不必愁——他们有稳定的活计,每月能领到现银,只要踏实肯干,日子只会越过越宽裕,攒够钱买房、甚至发家致富都是迟早的事。
至于那些士绅商贾,就更不用提了。
他们本就有门路,朝中或多或少有些相熟的官员,消息灵通得很。
早在东海贸易筹备之时,他们就嗅到了东海贸易的商机,仗着家底厚实,抢先一步购置远洋大船,或是入股船队,跟着跑起了海上的营生。
如今不过一两年功夫,那些船只往返于沿海口岸与海外诸国之间,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