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从当初力劝老朱远征倭国开始,朱高炽心里就憋着一股劲,一步步在棋盘上落子。
他总觉得,大明这头雄狮不该困在陆地上酣睡,该睁眼看向更辽阔的海洋——那里有从未见过的国度,有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物产,更有王朝延续的新机。
所以他撺掇着开海船、试拖网,逼着将士们去闯那片陌生的海域;所以他把天津港当成试验田,砸下银钱买地、招工,非要在这里凿出一道通往海洋的口子。
如今,看着码头上堆成山的十万斤鱼获,看着百姓们为十文钱一斤的海鱼欢呼雀跃,看着卓敬眼里从怀疑到亮堂的转变,朱高炽知道,第一步成了。
他要的从来不止是眼前这点鱼获。他要让老朱看到——海洋能给大明带来比赋税更实在的好处;要让文臣武将明白——放开海禁不是祸事,是能充盈国库、安定民生的良策;更要让天津的百姓、乃至全大明的子民亲身体验:靠着大海,能吃上肉、换上钱、过上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等越来越多的人靠着海洋讨生活——渔民驾着船出海捕鱼,商人把海货运往各地,工匠忙着造更大的船,甚至连路边的小贩都能靠卖海货糊口——那时,海洋的利益就会像一张网,把无数人的生计、念想都缠在一起。
谁再敢提“海禁”,就不是跟某个人作对,而是跟所有靠海吃饭的百姓作对,跟想从海洋里捞好处的官商作对,跟整个大明的生计作对。
到了那一步,海禁这道横亘多年的枷锁,自会像被虫蛀空的朽木,风一吹就散。
更重要的是,海洋会变成大明的逆鳞——谁若是敢动禁海的念头,便是触碰了无数人的生计。
那时,靠海捕鱼的渔民会第一个不答应,他们的渔网连着一家老小的口粮;做海货生意的商人会拍案而起,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