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论文化底蕴,确实不如未经大战、依旧繁华的南方士子——江南一带文风鼎盛,世家大族代代相传,士子们自幼饱读诗书,应试自然更占优势。
可这是客观差距,是可以理解的现状!
朝廷本就该设法弥补,而非任由其加剧。
而且这并不代表着,你们这些南方官员就敢借着这种差距从中作梗,明目张胆地徇私舞弊啊!
北方士子的试卷即便稍逊,也不至于五十取二;南方士子纵然优秀,也不可能包揽九成九的名额。
刘三吾身为考官,不以才取士,反倒以地域论高低,甚至纵容门生打压异己,这哪里是在主持公道,分明是在结党营私,是想让江南士绅垄断朝堂,让北方永远沦为配角!
“太过分了!”一位来自山东的官员忍不住低喝,“我北方男儿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难道连几个科举名额都配不上?”
“刘三吾此举,是要寒了天下北方士子的心!”
议论声越来越大,连原本中立的官员都忍不住摇头——科场不公,动摇的是民心根基,朱元璋最恨的就是结党营私,刘三吾、詹徽等人此刻被揪出,怕是难辞其咎了。
詹徽、刘三吾的脸色“唰”地变得惨白,如遭雷击般愣在原地。
刘三吾踉跄着想要辩解,嘴唇哆嗦了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确实偏爱南方士子,阅卷时难免偏颇,可他没想到都察院会突然抓住此事,连同考官和吏部主事的往来都翻了出来!
詹徽更是心头冰凉,他知道自己在复核名单时确实给同乡行了方便,可他以为这只是官场常态,谁会料到皇帝竟会借着这个由头发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