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阿四飞快补充:“不是先来新都的那一批,是原先就住在鼎都里的,我记得还有一些人活着的。”
大周姬姓宗亲近百年多灾多难,非但子嗣艰难,且屡屡有牵涉在各类大案中,死的最多的那一批是昭宗年间,为保太上皇当年的太子位和皇位,近支七岁往上数的宗男基本上都折了。
因人死得多,又大都身份贵重,这桩冤案也算是名声大噪,是几乎不可能被翻案的冤案之一。唯一翻案的机会,大概就是当年的遗孤们从现今或者未来皇帝的手里拿到皇位,再追溯先祖。
不过,毕竟是五十年前的事儿了,当年的婴孩现在也是老翁了。即使爵位褫夺、族谱除名,也总有三亲六故,活着应该是没问题的。
雪姑迟疑道:“这些倒真没听人说起过,且容我下去问询一二。”
阿四摆手:“这消息不好打听,以后再说,不着急。我还有话要问,临月和临月家那个嫁出去的男儿怎么样了?多少也算半个崔家人,还活着吗?”
“都死在战乱中,与崔家人的尸首混在一处了。”雪姑话语间有些不忍。
“这样么?”阿四轻啧一声,“那看来玉照阿姊要守孝了。”
三道宫墙外,尚书省礼部也在为守孝一事争辩。话语中的主角不是玉照,而是去了崔氏长男的赵家娘子。姬赤华斜靠凭几、手托下巴,观看众人为一点子小事争吵得不可开交。
等一群人脸红脖子粗地对骂完了,终于想起问问礼部不挂名的主事人姬赤华的意见。她才慢悠悠出声:“从前难道有做官的女人要因为死丈夫丁忧的例子吗?不必和我说那些妻从夫的胡话,宫中谢郎君死了还没几年呢,就照着他的例来办。君妾有别,再添一条,不许赵娘一年之内另娶新欢为正夫,若是孺人之类帮着操持家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