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受旨意的左执政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次日一如往常地出门上朝,在朝会上代表东府和六部进言,确定了数日后举行的受降礼。刘贤在允准之后,又令西府右军机萧瑾尽快拟定有功将帅的封赏事宜,其中给卫国公裴越加封亲王之爵的章程更是重中之重。
朝堂上无人反对,只是气氛略显诡异。
朝会结束后,洛庭并未留下奏对,面色平静地登上马车回府。
只是他还没有清闲片刻,府内管家便快步来报:“老爷,吏部宁尚书来了。”
洛庭目光微凝,淡淡道:“请他到书房相见。”
“是,老爷。”
在大梁的朝堂体系中,吏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东府政事堂掌管朝堂政务,六部五寺五监乃至翰林院等衙门都在东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执政的地位和权力与前朝宰相无异,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一般而言,各衙门主官都是执政的下属,基本不会违逆执政的决断。
除了地位超然的御史台,这些衙门之中仅有一处有一些自主权,在皇帝面前也能说得上话,那便是被世人称为天官的吏部尚书。
宁怀安今年五十四岁,中宗朝建平七年殿试状元,此后一路官运亨通,于开平二年被提拔为吏部尚书,迄今足足六年。原本他很有希望接任右执政一职,但开平帝最终还是选择时任翰林学士的韩公端补为东府参政。
虽然没有更进一步,但宁怀安仍旧是朝堂上极具影响力的文臣之一。
书房内,两人见礼过后分主客落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