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战的策略核心是:**中路主力强攻落霞关,两翼钳制迂回,速战速决!
中路军(主力,约25万):**由厉战亲率。从帝都出发,沿官道直扑落霞关。这是绝对的攻坚主力,携带大部分重型攻城器械(楼车、冲车、巨型投石机、部分炎龙弩)。目标是正面击溃叛军主力,夺回落霞关这个西南门户。
左翼/北路军(约10万):由拓跋雄*统领。从北境或西北方向出发,经相对平缓但路程较远的山地、丘陵地带,向落霞关西北侧迂回。任务是:扫荡沿途可能的叛军据点,保护主力左翼安全,牵制叛军部分兵力,并在主力进攻时尝试侧击关隘或切断叛军向北的退路/援军通道。
右翼/南路军(约15万):由郑沧澜统领,沿大江大河及其支流(利用水运优势)向西南进发。任务是:控制水路要道,保障后勤运输(理想状态下),扫荡沿岸叛军势力(如泽州),从南面威胁落霞关,并防止叛军(特别是碧波仙岛)利用水网机动或袭击粮道。目标是最终与主力在落霞关下会师。
粮草调用与后勤:帝国太仓:动用国家储备粮,这是主要来源。未叛乱地区加征:向东部、北部等相对稳定的州府加征粮税、调集物资。
厉战统帅的50万帝国西南平叛征讨军,是一支成分复杂但核心(赤焰军、神策军、铁壁营、镇海卫)战斗力强悍的大军。他采取了中路主力(25万)直捣黄龙强攻落霞关,左翼(10万)山地迂回策应,右翼(15万)水路并进保障后勤与牵制的战略。当厉战终于率领风尘仆仆、部分后勤尚未完全跟上的主力抵达落霞关时,面对的已是一座被叛军经营得固若金。
厉战的大纛终于刺破落霞关前弥漫的烟尘。五十万帝国西南平叛征讨军,如同一柄巨大的三叉戟,狠狠抵在雄关咽喉。中路主力二十五万,以最精锐的赤焰军为锋矢,风尘仆仆,部分辎重尚在蜿蜒山道上艰难跋涉,但厉战的字典里没有等待。落霞关,这座扼守西南通往帝国腹心的锁钥,必须砸开!越快越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