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周必大也是听闻了范冲在这里建了草庐教书,有教无类,便壮着胆子来求学,被范冲一眼相中,便留了下来。
赵瑗自然是喜不自胜,这位可以说是南宋未来五十年内的真正肱骨!
诗词才情自不必多说,能和陆游做朋友的,文采自然斐然。
关键还是他的政治能力!
要知道,这位可不只是内政天赋点满,而且军事能力也极为出众,虽然南宋后期他与张浚、胡铨等建议主动出击,主战者的主战派意见不合,但他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主和派。
他主张的是以和议作为与民休息的权宜之计,抓住时机“内修”,却又不似秦桧那般丧权辱国的割地退让,主张在“守御”的前提下,充分做好物力、军力准备,再找准时机进行北伐。
更是亲身参与了数次平寇。
几乎是军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顶级天赋!
对于此人的出现,赵瑗欣喜若狂。
而更让他惊喜的,还是除了周必大之外,那位最先开口说话的六七岁孩子,竟然是张孝祥!
这位虽然在政绩上不如周必大,病逝时年仅三十八岁,但却是著名南宋词人。
绍兴二十四年状元及第,敢当着秦桧当权时上书为岳飞辩冤的猛人。
赵瑗自己都没有想到,这范师的草庐里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好苗子。
虽然张孝祥如今年纪还小,锋芒未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