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一些胆大的平民百姓,更是拖家带口地搬到东平县的地界里,摇身一变,成为东平县的人。
这种事东平县的县令根本管都不管,只要来了东平县,登记造册,不犯法,就是东平县的子民。
随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附近的几个县城中,更是陆陆续续地出现了逃跑的人。
有的贫穷的山野村子,更是夸张地直接一个村子都搬走了。
这样逃走的人越来越多,附近县城的县令纷纷坐不住了。
他们给东平县的县令写信,想要让东平县退回逃离的人,但是写出去的信却直接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他们向郡城里的上级写信,告东平县县令的状,但效果甚微,甚至还被他们的上级官员勒索。
说:不给钱就要治他们一个失职的罪。
几家县令聚到了一起,互诉难处,说到伤心,愤怒之时,垂泪欲泣。
“听说东平县的变化,都是东平县里的玄阴观搞出来的!”
“是的,我听我小舅子说,东平县的玄阴观里出了个高人,是东平县有名的修士,斩妖除魔,治鬼驱邪,无所不精,更是懂得治国安民之术。”
“东平县的县令就是打了玄阴观的注意,得罪了玄阴观观主,从此之后就成了个政令出不了房门的吉祥物县令,县里的一切都被那玄阴观接管了,从此之后东平县里的人已经是只知玄阴观,而不知梁国谁才是天了!”
几家县令,也是详细调查过东平县发生一切变化的原因。
只是这东平县的麻烦,比他们想象地还要大上一些。
几家县令,左看右看这东平县的情报,从字里行间里愣是看出了两个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