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n
吃完饭后,两人驱车赶往莫高窟。市区内有专门的小面包车,拉活去景区。一路之上,除了一条水泥公路之外,周围就是真正的戈壁滩,没有任何的生机。这种荒芜辽阔的塞北风情,更让这趟出行多了一分意义。钟岳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眼里都是秀绿的江南风景,所以画风也偏柔和,南北两派画家,确实也和地域有极大的特色,北派粗犷豪放,南派秀丽端庄,这不仅仅是人和画,连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都是类似如此。
\n
嶙峋的荒野戈壁之上,钟岳看着那红柱飞檐的七层佛塔,也是感慨,在这样的风沙大漠之中,能有如此多石窟佛塑蕴藏其中,这些华夏瑰宝怕,传世千年,或许他以画谱的方式奉献出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n
“我要采风作画,你若要跟着,便不要出声打扰我,不然你就别跟着。”
\n
“……”
\n
被钟岳这么直接拒之于外,谭咏芝也是有些郁闷,说道:“谁稀罕跟着你!”
\n
“那样子最好。”钟岳手里拿着一块杉木板,板面用毛毡固定,这样的画板,钟岳专门自己设计,用来方便绘制小幅国画时候,采风带来的难度,毕竟在古代,中国画很少将采风这个词汇,古人作画,很多都是不出门而绘江河大海,三山五岳,讲究一个意象而非物象,当然,时至今日,采风也是无可厚非,尤其是钟岳要以佛窟佛像为主题,展现千百年来工笔人物画的风采,更加不可能闭门造车。
\n
钟岳站在佛窟面前,用笔和眼,在这里细细勾勒。仅仅就是一支鼠须小毫,仅仅就是用笔墨绘制线条,这样单一的作画方式,乃是在没有出现晕染、泼墨等技法之前,最单一,也是最原始的绘画方式。
\n
而钟岳画承张僧繇,更是有别于“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风格,而是中国画四大样式之中,著名的“张家样”。
\n
画骨八法运用之下,加上张僧繇本身就是画佛的鼻祖,钟岳笔下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