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数个小时后,在经历多次成型失败后,终于一个粗糙的圆形‘箅子’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型!林予安将它放在一边自然风干。
今天风略大,到了傍晚风声渐止,箅子已经有些发白,看起来似乎是可以进行烧制了。
林予安在用石头围成的U形火塘生中起了火,火焰立刻在干燥的木柴间跳跃,发出噼啪的声响。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个风干后的圆形泥箅子,轻轻地将它放置在火塘上方,平放在两侧的石头上。
“伙计们,现在开始烧制这个箅子了!如果它能成功烧成陶质,那我们火炉的关键部件就有着落了!”
开放式的火塘虽然温度不如土窑温度高,但也足以将这种单个对精度要求不高的陶器烧结。
火势渐渐旺了起来,林予安不断地往火塘里添加着干燥的细柴,让火焰均匀地舔舐着箅子的底部。
他不敢让火势一下子太猛,担心温度骤升会导致箅子开裂。
他对着镜头解释道:“烧陶的第一步要缓慢去除残余的水分,虽然这个箅子已经风干了,但内部还有微量的湿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箅子在火焰的烘烤下,颜色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
林予安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不时拨动一下火塘里的柴火,确保箅子受热均匀。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他判断箅子内部的残余水分应该已经蒸发的差不多了。
他开始逐渐加大火力,往火塘中添加更多更粗的木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