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比如我身后的这些柳树,它们的内皮纤维,就是制作绳索的上好选择。”
“现在是九月中下旬,树皮会紧一些,剥离难度增加,但只要方法得当,依然可以获取到优质的韧皮纤维。”
林予安用多功能刀的刀刃,在选定的柳树干两端分别环切了两圈。
“这两道环切,深度要刚好切透树皮,然后在两圈环切之间,再纵向划开一道直线,这样就能比较完整地将树皮剥下来了。”
“虽然秋天的柳树皮不如春天的好剥,但费点力气还是能将秋天的柳树皮剥下来的。”
不久后,一大片带着淡绿色内层的柳树皮,应声从树干上剥离下来,散发出柳树特有的微涩气息。
收集了足够数量的柳树皮后,林予安回到营地,开始进行细致的处理。
“现在看到的这层深色粗糙的树皮,是柳树的外树皮,它的纤维比较短,韧性也差,不是我们制作绳索的目标。”
“我们需要的是它下面那层柔软坚韧的内皮,也叫韧皮部,这才是精华所在。”
刮干净外皮后,他将这些柔韧的内皮条投入陶锅中,放在火炉上加入足量的溪水,让水保持温热状态。
“温水浸泡能帮助软化纤维,使其更容易分离,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树皮中的杂质和天然胶质。”
“在传统的制绳工艺中,这个浸泡和发酵的过程可能需要很多天,”
“现在条件有限,就用热水煮沸后浸泡几个小时,然后物理捶打来加速这个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