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去摆了个摊位。
当然这时候唱主角的不是“张安教育”,而是吴都市沙洲教育投资公司,也就是原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
牌子挂在了吴都市的好处,就是省里开席能上桌一起吃。
硬菜可能不好抢,刚上桌的一碟花生米,扒拉个三两口,那还是问题不大的。
邱建民作为总经理,就亲自去了一趟,对于外资来说,谁能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居然是个壳子公司?
所以有很多日韩东南亚的小公司,跟邱建民相谈甚欢,签了不少合作意向。
主要还是在人力资源这一块,外资对劳动力的要求相对来说量化,比如掌握多少技能,掌握多少涉外沟通能力,然后在这个可量化范围内进行培训。
这方面沪州做得是最好的,不是这几年如此,建国后对外贸易的主要技术人员,都是集中在沪州进行培训。
以当年的创汇主力丝绸为例,吴都市的轻工,只要是涉外,都是在沪州完成的谈判以及结算。
因此当年的轻工相关部委,掌握了大量资金,在沪州囤了不少大楼、宿舍楼,以前只是为了方便员工,谁曾想现在沪州房价起飞,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让吴都市国营纺丝单位立地破产都能把现在的员工养活。
只是这些人才培养体系虽好,却价格极其昂贵,而且很难适应现在的民营市场。
道理很简单,建国之后的顶级人才培养,那是精英中选精英,要的就是核心战斗力。
现在不一样,市场化之后,十个人的岗位,两条好鱼配八条咸鱼还能运转……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