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完全责任,就送到这个断头台准备砍头。等到刽子手要砍头的时候,娑婆罗国王产生一个非常坚定的追悔之心,师父啊,赶快救我!就醒过来,醒过来是一场梦,当然在梦境当中,他想要报仇的恶念也消失了。后来这个时候迦旃延尊者为他讲四圣谛法,苦、集、灭、道四种因缘,他证得初果,当下证得初果。
这是窥基大师《唯识二十颂》的注解讲到这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去了解,就是娑婆罗那国王刚开始起的一个邪恶的作意,一念之间,所以说,你看他这个恶念没有消灭,他要真的去打仗,他来生肯定到三恶道,可能再受刀山油锅的果报。但这个恶念能够破坏以后,证得初果。你说这个生命是不是在一念之间呢?
关键点就是你恶念起的时候,你这个恶念怎么破坏它?——就是忆念力。当然我们刚开始先不要接触染污的环境,这个很重要,持戒,持戒就是先远离恶因缘,那么进一步就修止观了,你一定要有这些佛法的道理,来疏导你的恶念,来消灭你的恶念。你恶念消灭的时候,你的生命就会变化:
所以生命是由心识所主导。问题是你这个心识是不是有抗拒恶法的力量——这就是个关键点!
我们不能够说心中不起恶念的,这做不到的,凡夫哪有不起恶念?所以印光大师说凡夫之人一定会起恶念,要重要的是要能够: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当然这个心常觉照就是你要忆念三宝,或者念佛、或者念法、或者念僧,用忆念力来转变你的作意。
好,那么我们回到讲义第八面。第八面讲到第八识的心所是有五个:触、作意、受、想、思,或者是:作意、触、受、想、思。两种的差别。看第八段,相应唯捨受,什么叫捨受?
八、云“唯捨受”者。“受”有三种,谓苦乐捨。今第八识行相极不可知,不能分别苦乐,故唯与捨受相应也。
第八识它能够把业力转成果报,那么当然它把业力转成果报以后会把它执受,它在执受的时候是用什么感受?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