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我们把蕅益大师的文消释一下:第一个我们解释阿罗汉,就是我执相应的末那识,在二乘的无学位方得永断,二乘无学当然是包括阿罗汉或者辟支佛,在大乘的果位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无功用行我行摧,那么八地菩萨的我空智慧现前的时候,就把这个自我意识破坏了。这个当然讲的阿罗汉,这样子的一个消灭是永远的消灭了,就是恒审思量自我意识永远消灭。阿罗汉的圣者它不管是变现果报或者造业,它的心完全跟清净的法界平等法界相应,它没有在这种众生的我相、人相的对立,没有这种观念。
第二个、讲到灭尽定无有,
那含圣者,登地菩萨,入灭尽定,亦暂伏灭,故云灭定无有。
阿那含圣者,三果以上的圣者,初地以上的菩萨入了灭尽定,它能够暂时的去伏灭恒审思量,三果以上的他有本事入灭尽定,它以灭尽定的力量,使令恒审思量暂时不活动。
声闻初果以上,菩萨登地以上,真无我解,及后得智,二无漏道,若现前时,亦暂伏灭,故云出世道无有也。
第三个声闻以上的初果,菩萨登地以上,真无我解当然指的是我空法空的智慧现前。那么还有它所带动的这些后得智,这两种智慧现前的时候,也能够暂时的没有有漏的第七意识活动。这个地方当然阿罗汉灭尽定这都不是我们能够成就的,蕅益大师他强调——出世道,这个是我们凡夫可以去修学的。有关这一点我们看补充讲表第二十面。
唯识学重视强调对治第二能变,也就是说唯识学认为第八识是没有错了,第八识它是把业力也变成果报。问题点当然就是第七意识,我们看:
附表十——伏断门
这个伏就是调伏,这个断就是真实的断除。伏断门当中,我们根据蕅益大师的《成唯识论》的注解,他对这段的“出世道无有”这句话,我们把它分成三段来解释,先看行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