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产生三世怨。
三世怨就是说,第一生靠着信心把你无量无边的烦恼都压住,压住烦恼,当然你持戒这是一个善业。那么来生的福报很大了,你可能是一个大国王,你做大国王的时候,你前生的烦恼压抑太厉害,你第二生的时候比谁都放逸,放逸的比谁都厉害。到第二生的时候放逸,第三生的时候就堕落到三恶道去了。
第一生修行。第二生享受福报,第三声堕落三涂,叫三世怨。
为什么呢?就是你的烦恼没有去疏导,没有去观——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它是如梦如幻的一个刹那刹那的生灭相,所以我们刚开始持戒——正确!先把自己一些过失的这些因缘都把它封闭起来,但是你进一步在信心的基础之下,要增加一份观照力,就是——智慧,看看你心中烦恼的活动相,其实它是一个生灭的假相而已。当然这样子你观这个烦恼是虚妄相,不是说烦恼就不活动,但是你要对治它就容易了。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对治烦恼不是说像世间的打仗硬干的,是要用般若智慧去观照。
怎么观照呢?我们看第二段,蕅益大师根据大乘的经论,开展出两个观照的方法,这两个观照方法事实上是根据智者大师的空观,智者大师把空观分成——体空观跟析空观,体空观是根据《般若经》观察它的自性空。好,我们看:
第一段、体空观
既不自生,亦不他生,
又不共生;不无因生。
只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
就是说我们这念心受到环境一刺激的时候就产生烦恼,或者是比如说我们讲感受,饥饿的感受,我们说这个感受是怎么有的呢?说是自生,说是他自己生起的。这个地方我们先假设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感受都是有自性:有自性有两种情况——第一、有因缘生。第二、无因缘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