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第一个就是: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第三能变它的工作的内涵有六个心识,它是一个团体的、相互的作用。那么这六个心识当然一定要用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来生起了别的作用,这个了别的意思就包括造作业力。第三能变依止你这个五蕴的果报体,又去创造另外一个层次的业力。那么这个造业者是谁?说是你念佛,念佛是谁呢?祖师大德说造业又是谁呢?其实都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业的,因为第七第八这个初能变二能变是不造作业力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了境为性相,就是我们整个生命会创造业力,这是第三能变。
第三能变的造业情况,它的重点在善不善聚非,就是说一个再好的人他也会起恶心,一个再坏的人他也会有一些善念。这个就是说第六意识在造业的时候,它的思想情绪是错综复杂的,这种错综复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把我们每一个人第六意识的了境能变,分成了四种种类:
第一种人的第三能变的第六意识,叫做根利遮轻。这个人他一出生的时候善根强,他听闻佛法一闻千悟,他就能够对佛法的修学马上相应,对戒定慧的功德马上就能够生起来,叫根利。遮轻:他本身的欲望烦恼也淡薄,像佛在世的时候,舍利佛尊者、目犍连尊者都是属于根利遮轻,所以他们在见到佛陀以后,一个礼拜之内就证得阿罗汉果,善根强、遮障少。
第二种人叫做根利遮重,有些人第三能变的情况,他善根也特别强,看到三宝也经常的欢喜,乃至于感动的掉眼泪,但是他内心的欲望也重,他要来到那些五欲的境界放逸的时候,也比一般人粗重。这种人就是双重的性格了,他善根也强,欲望也重。像佛陀有一个弟子叫央掘魔罗,央掘魔罗嗔心很重,他被他以前师父误导,要去杀一千个人,后来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以后遇到了佛陀要杀佛,佛陀给他开导以后,他的恶心嗔心就调伏下来。跟佛陀出家在今生也证得了阿罗汉果。杀了九百九十九人,也能够证得阿罗汉果,根利遮重。就是虽然他的烦恼罪业重,但是烦恼罪业是虚妄相。他随顺于三宝所造作的戒定慧的功德,是随顺于我们佛性的真实相,真实能破除虚妄。所以根利遮重他也可以成就圣道,只是他有一些困难,他要做一些破障的忏悔法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