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妄见,是为“见分”。故知一切众生世界有相之万法,皆依八识见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万法唯识”。
——《性相通说》——
良由“一心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先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讲到我们八识所依止的体性叫唯识性,就是我们的一心真如,这是一念的清净的本性,那么它是如此的真实不虚,如就是恒常不变;就是我们说的唯识性——二空真如之理。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但是我们本来面目一念不觉妄动以后就产生了八识,这个八识当然就是有情感了(我执法执),特别是第二能变的恒审思量就产生了我执法执。所以清净光明的寂静的本体产生一念的妄动,就将无相的真如变起虚空四大之妄相叫做相分。山河大地所缘的相分就是这样子出现的;将本有的智光转成能缘的妄见叫见分。故知一切众生世界有相之万法,皆依八识见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万法唯识”。
所以我们研究《唯识学》,我们这念心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所谓的理具,天台宗说的理具,理具就是本来具足的。我们整个十法界众生的心中的本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性,叫做唯识性。这个唯识性当然是一个平等的法界,没有个体生命,它是一个整体的平等生命,但是我们一念妄动以后就产生一个作用了,就产生个人的八识。你的八识跟我的八识不同,那就有业力的关系了。业力就叫事造法界,因缘所生法,各式各样因缘果报。不管本俱的一心真如也好,或者是它所生起的八识的作用,都不离开心识,所以叫万法唯识。不管有为法,当然一心真如是一个无为法,你造什么业它也不会增加,你起烦恼它也不会减少。一心真如是一个无为法,八识是一个有为法,不管有为无为都不离开一心。我们看最后一段问答释疑,把前面的观点做一个问答,
(四)问答释疑
问:诸大乘经论,皆云“万法唯是一心”,此中云何列八?
我们从《法华经》《涅槃经》的当中都讲到万法是唯是一心,为什么在唯识安立的八个心识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