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故,自能思虑不藉他引故,藉缘少故,现行时多,惟除“五无心位”外,馀一切时常现起。
第二种情况叫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它不必假借前五识的帮忙,它就能够生起了别,但这个是了别过去、了别未来。回忆过去、忆想未来叫独头意识。所以第六意识因为思考能力强,它不必假借前五识,但前五识一定要假借第六意识。这当中虽然思考能力强,它有五种情况不生起叫五无心位,五种没有第六意识的情况:
一、无想天——谓修彼定,以厌患麤想之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
这个无想天是个果报,色界四禅,这当中有一个无想天,在三界所有的果报当中,只有一个果报体是出生的时候就没有第六意识,就是无想天。包括四空天都有第六意识。它是攀缘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那都是第六意识的境界,只是比较微细而已。
但是无想天很特别,无想天当然这个是外道,不是佛弟子,外道修行无想定,他为什么修无想定?他讲出他的动机——厌患粗想之力,外道他也想离苦得乐,那么他在禅定当中,在寂静的心中,他一下子就知道一个人会有痛苦,是因为有欲望,为什么会有欲望呢?就是有这个思想就有欲望,他认为这个思想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就修无想,他在禅定当中就诃责想的过失,说这个想在我们心中,就像一个人如病如庸如疮,就像一个人皮肤长疮流脓流血,这个想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就像疮一样生起种种的过失,所以这个想被他这样诃责以后,整个前六识的想就不再活动。无想天有五百劫的时间完全无想,是这个意思。
二、无想定——谓有异生,伏徧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名“无想定”。
前面的无想天是个果报,无想定是一个因地,这个无想定当然是一个禅定,它不是个果报,就是你要入这个定才有,你出了定就没有。这个当然是人,他是人的时候,这个凡夫他在禅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