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断。
当然,你说我这样子不要想了,不对,你换一个方向,想极乐世界,想佛法的妄想,这个是可以的。但这些杂染的妄想——徧计执都要去掉。就是你生命的水流要改一个方向,当然就是要靠修观。所以你也不能说,我要对治妄想,我什么都无想,什么都无想,你来生就到无想天去了。
就是说要破的是人世间没有意义的妄想,但是你所要取代的是佛法的想。
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业障是由你的妄想,不断的创造出来,谁障碍了我们?自己的妄想障碍自己!但是你说我完全都不想,但是你要注意,诸佛正徧知海,也是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要往生净土,你还得靠想,你要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这也是想。
所以这个转,在唯识相里面就强调了一个转变,转变我们错误的妄想,在清净的三宝的想里面活动,不要在杂染的地方去想,就说这个道理。
你有这个想法,你就很容易去造这个业,就很容易得这个果报,得这个果报你来生又继续想,又去造一个业得果报,就是这三界——十二因缘的力量你就没办法切断,切不断的,所以这个地方是切断你妄想的等流。佛法说你不能生断灭见,那怎么办呢?水流要疏导,再开辟另外一个妄想,在三宝的境界里面好好的想,皈依、
拜忏、修止观这都是要靠想,启动你清净的想。
当然你要启动你清净的想,你就要学习教法,所有的想都要闻、思、修。你必须对历代的这些圣贤所留下的法语都要学习,你才知道要怎么去想。就是佛法要有传承,不是自己在那胡思乱想,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我们是讲到唯识相,有没有问题?我们还有一次就把《三十颂》全部都跟大家讲完了,还有一次。下次的重点有两个:
第一个、唯识性,讲到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