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支,就是有力量决定招感当来异熟之位,否则你那个种子只是前面的,识、名色、六入、触、受先保存起来。
有这个“有”以后当然就会招感“生”,从母胎脱生的刹那叫做“生”,由这个生乃至未老死之果法,然后就会有死亡,由苦果的衰变乃至死灭位为止,就有当来的生跟死。从唯识学是这样的看法。
好,我们回到讲义来。这段是外道或二乘学者问难说,如果只有心识,那怎么会有生命的相续呢?那么唯识论师解释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由诸业习气:生命的相续是由于我们内心的业种子,这是第一个,当然这个地方是指第八识的种子。
第二个、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第六意识所生起的爱取烦恼的滋润,滋润这些种子,从一个种子位而变成“有”支,一个有招感果报的强大有力的种子,由爱取的滋润,业种子就使令我们前面的异熟结束了以后,又招感来生的异熟,这都没有离开心识。
这地方是说因缘所生法,应该有两个因缘,第一个是业力,第二个是我们心中的愿力。愿就是发愿的愿,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愿力,这两个缺一不可。
在净土中有一部经叫《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可能大家也读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中强调一个观念说,有些人他就很容易生长在有佛的时代,就是他出生的时候,释迦摩尼佛也刚好出生,他拜释迦摩尼佛做弟子;有些人就是生生世世不能跟佛同一期出生,可能佛前佛后,他出生的时候佛陀刚好灭度、或者他出生的时候佛陀还没有出世,总是生长在佛前佛后,这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因缘?是不是佛陀他对谁有偏爱呢?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中说不是这样子,说你不想生长在佛前佛后,很想生长在有佛陀的地方,生长在佛前佛后,大家知见乱七八糟,也不知道谁讲的是对。你要做两件事情:当然是你要忆佛跟念佛。就是说念佛(你要不断地忆念佛陀),更重要的是——你要发愿遇佛!你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