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法完全的否定,而是认为整个生命的缘起轨则,有杂染的轨则,有清净的轨则,而这个轨则的本身是由心识的活动来主宰的,它这个是观察一切是万法唯识的。《成唯识论》的修法空观是这样子修的。
这个无漏的种子是不共外道的,空观是不共外道,外道也布施、也持戒、也忍辱、精进、禅定,外道他修行禅定,他内心的禅定当中是完全是无想的。这种无想对烦恼没有对治义,所以他外道禅定从寂静的心出来以后,如石压草,他从天上的果报来到人间,他的烦恼是原封不动,一个都没有减少。而佛弟子在修禅定的当中,他的心寂静,他是有起观照,心中他有生起法义的抉择。他知道思诸法如梦,观心性如生,观察这一切的法,不管杂染法,不管清净法,都是心识所变现,然后进一步观察能变现的心,也是剎那剎那生灭不可得。他在寂静的心当中,他基本上是生观照的,所以这个观照对烦恼有对治义,有转凡成圣的功能,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我空法空是佛弟子不共外道唯一的地方。好,我们回到讲义。
这个地方我们是讲到初能变的一个相貌,“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说是第八识在我们有情的流转当中,它主要扮演一个藏的功能,就第八识本身不造业,但是它能够保存业力,跟变现一期的果报,所以叫做阿赖耶。就着它的果地上,它有异熟的功能,变现果报,在因地上,有一切种的功能,摄持一切的种子。也就是因为有第八识的藏的功能,才使令整个有情众生的业果能够相续不断地运作下去。这个是天亲菩萨初步的解释初能变的相貌。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