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整天在佛堂当中都很难增上。您没有一种主动追求圣道的心,内心当中对烦恼没有主动的对治力,那是没办法的。这东西不能强求,因为生命的变化是您一念心识在引导,不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生命的改造,我们还得靠佛法的闻思修才可以做到的。这个地方是把恒转如瀑流讲得更详细了。
看最后一段的总结,这一段是蕅益大师把中观跟唯识的思想融通了。
问曰:《般若》云:“诸法如幻如化,乃至涅槃亦如幻如化,得不堕邪见?”
这个地方的诸法,指的是三界有漏的生死法。生死是如幻如化,因为它是假藉因缘所生,他是自性空,他只是因缘有,所以是如幻如化。清净的涅槃这种安乐,寂静安乐,他也是假藉戒定慧的因缘而出现的,它也不是有自性的,所以从因缘上来看,它也是如幻如化。这样子是否堕入偏空的邪见呢?生死涅槃等空花,《般若经》这样讲是不是偏空了呢?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答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般若深明一切法空,皆无自性。由无性故,得成缘起,于缘起中,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纤毫不漤;虽復不漤,一一无性,故非实我实法也!”
诸法实相的道理,我们在因地当中,在抉择诸法实相的时候,这是不能有任何差错的。佛法讲八正道,第一个正见。您正见的抉择有差错,正思惟就有差错,所带动的正语、正业、正命身口意的行为都有差错,后面的果证就有差错,所以说诸法实相的抉择,你因地上有一点小小的差错,到最后就天地悬隔,果证的时候就有差别。
般若说明一切法空,是怎么安立空的呢?皆无自性。我们先解释什么叫有自性?“有自性”就是:我们现在是一个人的果报,是一个人的色身,人的思想,我们说我们这个人的身心果报不必假藉因缘,就能够出现,跟因缘没关系。我造了罪业,我下辈子还是人,我造了善业,下辈子也是人,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人的果报是不必假藉因缘就能出现,这叫有自性,不必假藉因缘法,就能够出现。但是这事实上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