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意识是对它产生执取的,而使令第八识变成染污了。
这个在《成唯识》论上说,第七意识的这个恒审思量的我爱执,是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外扰前六而成有漏。这个第七意识的力量很大,说是内扰第八,它向内去干扰第八识,使令第八识本来是一个无覆无记的,全部变成阿赖耶的一个生死大海,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它向外去染污前六转识,外扰前六而成有漏,使令前六识所造的业都变成有漏的业力。以自我意识所带动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襌定,都是一个生死的业缘,不能解脱三界的力量。这个地方是讲到这个第七意识的所缘境是第八识的见分,这个是所缘门。
再看第四段的所谓的“思量为性相”,这个地方是二门,是体性门跟行相门,体性跟行相二门。
四、云“思量为性”,五、云“思量为相”者——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是故名未那也。
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是它一个内在的体性,它表现出来的外面,也是以恒审思量为外在的一个了别行相,所以安立作末那。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在整个八识当中,第七意识的功能是最单纯的,可以这样讲。你看这个第八识,第八识是功能受称,在《成唯识论》讲到,第八识有七个名称,有七个主要的功能。它是阿赖耶,当然阿赖耶是一个藏的功能,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它也能够摄持一期的果报,叫藏,它有异熟的功能,成熟业力的功能,它有一切种识的功能,它有心,即起明心的功能,它有一切种识,它有这阿陀那识的功能,执持识,它有七个名称,七大功能。
那前六识的功能也很复杂,你看这个前六识,它广泛的在这个色、声、香、味、触、法境界活动。第六意识更是复杂,第六意识还不但是攀缘现前的境界,还能够去回忆过去,去忆想未来,在三世的这个境界里面,广泛的了别,广泛的活动,广泛的造业。但是第七意识的功能,不管是它能缘的心,完全就是一个恒审思量,它没有其他的功能。它的那个活动就是恒审思量,而不管是它的所缘境,也非常单纯。第七意识它从来不向外攀缘,它只是向内去执取第八识为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