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是重覆地解释十一个善心所。十一个善心所:
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瞋。六、无痴。此三名为三善根者,以能生一切诸善法故。七、精勤。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俱如百法中释。
这个是说明这个十一个善心所。
“及”之一字,显馀翻染诸善心所。
这个“及”就是说,事实上这个我们心中的善良的心不是只有十一个,我们的心所很复杂,只是把比较明显的标出来而已。以下在《成唯识论》他也提出了这个有十七个心所,我们把它念一念:
谓一、欣。二、不忿。三、不恨。四、不恼。五、不嫉。六、不厌。七、不悭。八、不憍。九、不覆。十、不诳。十一、不谄。十二、不慢。十三、不疑。十四、不散乱。十五、正见。十六、正知。十七、不忘念。
因为这十七个事实上是前面的十一个的开合不同,就是每一个事实上就是信、惭愧,乃至于不害的一个或者两个的组合,所以事实上前面的十一个也可以代表这十七个,所以这不再说明。
然皆不别立者,为显少善能敌多恶。又显悟解理通,不似烦恼之迷情事局故也。
为什么不把它单独起来呢?因为,这当中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少善能敌多恶”,就是说,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修学佛法当然主要是断恶修善,在自利的角度是断恶修善。但是它的次第是先生善才破恶。所以这个四悉檀,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就是为什么要先生善破恶呢?因为你没有生善,你根本没有办法破恶,问题在这个地方。就是你心中没有光明,你不能破除黑暗的,你对烦恼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个我曾经跟这个天主教的神父谈过话,在几年前,这个天主教也是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