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也。
“转变”者——诸心心所之自证分,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也。
这个诸识,这个八识的心王的自证分,当然心王的活动一定是带动了心所,八识的心王跟心所的自证分。这个转变,就是心王、心所在活动的时候,他会变现见相二分,在依体起用的时候,叫转变。
所变见分,名为“分别”。所变相分,名所分别。
所变的见分名为分别,所变的相分名为所分别。心识的活动,就像是镜子在照了境界一样,我们今天站在镜子的前面,镜子在了别境界的时候,他不能了别镜子以外的境界,他一定要把这个影像,现在镜子的表面上。这个时候,镜子的本体叫作自证分,见相二分的依止处。这个见分就是光明,有各式各样的光明,所以这影像的相貌会不一样,就是我们烦恼心所、善心所的见分不一样,所以出现在镜中的影像有差别。这个镜中的影像就是相分,所以说是“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这一段是说明影像的出现是由心识的转变的活动而出现的,我们心识要不动,这个影像是不能出现的,是说这个道理。再看下一段:
离此见相二分,则彼实我实法决定皆无,是故一切无不唯识。
就是说,离开了见相二分这种心识的活动,当然就一切法不可得。所以说是,世间上的事情,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会出现,当然要是没有心的话,什么事情都不会出现。就是没有心识的活动,这个世间上没有圣人的境界,也没有三恶道的境界,这些事情都不会出现,故“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把它开展出来,把这个所变现的万法,分成了五位:(唯识的自体)
心王有八——即自体唯识(唯识的自体)
心所有五十一——即相应唯识(就是跟心王相应的)
色法十一————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