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定有一个道理。他说:怕什么,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他今天造罪业的时候,他心中有一个道理在支持他,他认为这个人死了以后,不管你造了罪业、造了善业,你做人还是做人,鸡死了以后继续做
鸡,狗死了继续做狗,他产生一种常一主宰的我见。这种常见的这种道理当然是虚妄的,你这个道理跟真实义不相符合。佛法讲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妄,宇宙间真实是有这个道理存在。
其次,如常而不变易,这个道理是不能随时空有改变的。就是你这个道理,你在欲界的时候,这个道理是适合的,你到了色界,也适合个道理,你成佛了,这个道理还是适合你,这个是不随时空而有改变,所以叫作真,叫如。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这个道理,这个名称是这样安立下来的。
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迷不染,在悟不净;常如其性故,即唯识之实性也。
这个道理,这个地方是解释它是一个无为法,他没有增减相,没有染净相。就是你这个凡夫的烦恼障、业障不能使令它减少,圣人的无量无边的这种清净的智慧也不能使令它增加,在凡夫迷惑的地方也不会使令它染污,佛陀的觉悟,不会使令它清净,这个道理是一个不随有为法的造作而变化的,叫“常如其性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识的真实体性。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这个附表第十九,我们把《成唯识论》当中的这个相关内容加以补充说明。附表第十九,第四十一面:
附表十九——唯识实性
这个唯识当然指的是我们现前一念心识,一切法都是心识的影像,所以心是根本,这叫唯识。这念心识当中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就是圆成实性,我们先看第一段,它的自体,它的自性。
(一)自性
这个圆成实性,它从作用上来说,是一切位,它体性上说是常如其性,先看它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