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七、缘起依]:这个缘起依是大乘的论师引用《阿含经》的一段说,佛陀在阿含经里面处处讲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十二因缘里面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但是名色也够能缘识。说这个识能够缘生名色,而名色的活动也能够缘生识。而这个名色,这个“色”当然就是父精母血了,色;这个名是一个心法,一个了别性的心法。这个时候当然不是前五识,因为六根还没有现前,没有根的依止识不能活动。所以前五识不能活动,这个时候第六意识是在的。那么这个名是第六意识,名跟色法的相续的和合,生命的和合,会去缘生识。这个名已经是第六意识了,第六意识的活动去缘生一个识,这个识是什么呢?当然就只好说是第八识了。第八识的种子缘生了名色,而名色的活动又会熏习第八识,所以说识和名色互为因缘,这个叫缘起依。当然佛陀在《阿含经》没有明显地说明这个识是什么,但是从义理上的推论可以知道,这个识也正是第八识。
[八、识食体]:这个识食体,这个食就是一种能够滋养增长色身的功能,叫做食。佛陀在一切的经典,包括《阿含经》,乃至于大乘经典都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一切的凡夫众生的色身都要有这个食来支持。这个食有四种:
第一种是段食:就是我们吃的菜、饭这种分段的一个饮食。这个饮食的形状是一段一段的,能够拿在嘴巴嚼一嚼,然后吞下去消化,然后有渣排出来的,叫段食。
第二种是触食:接触的触。这个触食就是我们内心去接触,所欢喜的色身香味触法。这个人喜欢游戏,他玩游戏玩了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但是他色身看起来还是非常得有精神。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触识的支持滋润,就是他接触他所欢喜的境界,能够滋养他的色身,叫触食。
第三种是思食:这个思当希望讲,这个人存着有希望。虽然他现在活得很苦恼,但是因为他心中对未来有一种光明的希望,所以他色身看起来也特别得康健,特别得有光泽。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有希望,而这个希望也正是一种食物,来滋养他的色身。这个触食和思食,都是第六意识相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