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对所有的文人触动都挺大的,因为要是按照其他印书社的速度,温大雅去势的时候怕是也只能看到那么一两块雕版而已,想要见到完整的著作出现在面前却是绝无可能了,那就要留下一辈子的遗憾了。
\n
而这也是曾经很多文人共同经历过的遗憾。
\n
出于治学的严谨,很多人总是要坚持到接近生命的尽头了,才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觉得比较成熟了的东西拿出来,这也是他们一生的羁绊,可往往都是因为出版的速度太慢,没法在生前见到自己的学说付梓,只能抱憾离世了。
\n
这还是没考虑到有那么多的文人负担不起出版的昂贵费用的情况下呢。
\n
而如今皇家印书局就用事实告诉大家,物美价廉,关键是出版速度够快的印书社还真有,他们焉能不动心啊。
\n
这还不是全部,因为紧接着皇家印书局那边承接的一项新任务,就彻底的让它的名声传到了大唐各地的文人们耳中,也让原本还心存疑虑的人们再也把持不住了。
\n
各地的义学或者别的什么知名学府那里,陆续的收到了一些李世民以个人名义捐赠的基础典籍,都是经过校正的必学经典书目,大大缓解甚至是彻底改善了各地缺少蒙学教材的尴尬局面。
\n
在大大提升了李世民个人的威望的同时,也算是让黄健印书局彻底在士林之中打响了名声,让大家都看到了皇家印书局的强悍实力。
\n
不只是印刷出来的成品十分的精美,更重要的是花费的时间并不长,就同时出版了这么多不同的书籍,这在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
\n
这得是把所有的世家把持的印书社全都调集起来,才有可能同时拿出这么多不同的书籍来,因为雕版需要的时间真的太久了,还必须得是一页一版,中间但凡出点错就前功尽弃了,毕竟有错字的书拿出来也只是误人子弟而已。
\n
而到了皇家印书局这里,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