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团……”
“而我的外祖父是金陵江浦人,外祖母则出生在金陵,秦淮区牙檀巷……”
“邪倭台,于我家,是国恨,更有家仇……”
“我能够理解鬼子入侵大夏的时候,沦陷区的很多老百姓,不敢抵抗,为了活命,为了家中妻儿老小,他们只能选择,做那些鬼子手底下的顺民,所以,他们的子孙后代——现在我们的部分同胞,提起当年,对邪倭台,没有切齿刻骨的仇恨,我能理解。毕竟这江山不是他们的祖宗拿血肉拼回来的……”
“但是我确实不能接受我自己不知道!”
“我也在反思,因为他说的话的确很有道理,恨也好爱也罢,脱离了具体的情景情境,就会虚无化。进而失去情感上的价值。”
“当你可以为课本上只写一个数字方便考试背诵而喜笑颜开的时候,大屠杀的情感价值于你已经荡然无存了。”
“不管是鬼子当年在东北做的惨无人道的实验,还是在江南的一场场屠杀,都需要冷硬血腥的事实、细节来让真正打算产生情感响应的人们有所依凭。来让原本只是当做口号当做宣传乃至当做噱头的人们从喧嚣中醒来,扎扎实实的感到一丝寒冷。”
“可我们学生时代的教材,对于这些历史,往往只是一笔带过……”
“仔细想来,我与这个邪倭台人断联已有近三十年了。”
“这几十年间,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我父亲相继离世。我也结婚生女,如今已是年过半百。但是每每与人说起抗战,总是难免情绪激动。”
“每年的国家公祭日,我家里都会焚香设祭。说来可能也是命运的褒奖,我爷爷离世之日,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