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升斗小民,即使是被官府再怎么压迫得厉害,只要不是被逼到了没有活路的份上,对那一身官袍,腰间铜印,总是忌惮的。
王小仙一伙自然也不怕和他讲道理,甚至他现在破罐子破摔,本来也已经做好了硬来的准备,今日除非是有人发了巡检司兵,甚至是江宁府厢军来阻他,今天的这个事他也办定了。
不过能讲的道理还是要讲的么,却见吕景越众而出,居高临下,遥遥朝朱紘抱拳道:“本官乃江南东路监察御史,查江宁府清丈田亩事,可有资格清查你们溧阳县的土地?”
这资格当然是有的,人家吕景的差遣就是干这个的,但朱紘还是在尽全力做着最后的挣扎:“吕御史当然有这个资格,然而虽说是百官避御史,可吕御史做事也得按照正当程序来做,你要查溧阳的田土,自当来找本官配合,哪有去江宁县找王小仙的道理?”
“既然你找了这王小仙,他也是带着弓手跨县而来,难道跨县办事不应该有府衙的签押么?”
“元府君令牌在此。”
朱紘:“王主簿是在跟我开玩笑么?弓手过境,只有一令牌?调令公碟何在?此事是太守一人可决的么?兵曹参军押印何在,法曹参军押印何在?
过境协办文牒何在,为何事先不招本官签署?”过界执凭、联衔捕索印信,俱都何在?!区区一枚令信就要办事,我大宋法度何在!!”
不得不说,北宋对地方官权力的种种限制真的做到了一种近似于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些东西倒也不是元绛不想给他,实在是各种掣肘太多,也太麻烦了,光是一张最重要的调令公碟,就还需要法曹和军曹同时签押,过境协办文牒更是还需要作为通判的陈斌签押。
陈斌怎么可能给他签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