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
平生大小四十一战,大多都是硬仗,铁仗,从四川的农民起义,到北境扛辽,再到西境战夏,夺城,断后,哪里危险去哪里,居然是从无败绩,许多战役打得堪称传奇。
最关键的是,这人没有任何的家眷后代,一生所得赏赐,连个传承也没有,他一个宦官,有钱其实也没地方花,所以到最后一生积蓄在西边买了良田,专用于边军的伤残抚慰。
等同于是充了公了啊。
既无爵位承继,也无后世子孙,没有权柄传授,更没有成为将门,生前立功,死后捐赠家产还不给国家留半分负担,简直就是个完美武将。
这话至少在王小仙看来,还真不是胡说八道,因为朝廷不信任武将么,客观来说,有着五代十国的前车之鉴,这种对武人的系统性警惕也没什么不可以理解的。
但反正文官监军也是监,宦官监军也是监,为什么对太监监军同样如此警惕,反而文官监军就理所应当呢?
事实也确实可以证明,北宋太监监军所能创造的功绩,就是要远远大于文官的啊。
不说造反了,文官立下了功劳,必然会留下世家,必然会侵占良田,就算清廉如范仲淹,其家人也是大量购置田亩的,这总是没错的,而人家宦官呢?死后家产直接就捐了啊。
当然,这话听在李舜举的耳里,即使他也是个宦官,而且一直以秦翰为榜样,但却是连他都忍不住给王小仙翻了一个白眼。
实在是过于离经叛道了,宦官当枢密使,还跟狄青去比,这话王小仙敢说他都不敢听,即使是他自己做白日梦,也从没这么想过,这在他听来实在是跟说胡话没啥差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