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那陆佃败退下来,一时间,书院中近半的学子都露出了失落,憋屈,难受,以及愤懑之色。
这些人都和陆佃是差不多的,有学识而少见识,本来就是照着圣贤书鹦鹉学舌的,与人辩论,也是以圣人之言为底气。
如今这圣人之言居然被王小仙所驳斥,一句不合时宜就否认了他们的无数努力,虽然看似是占了上风,噎得他们和陆佃一样全都是无话可说,但心里却显然是不服的,更多的还是一种“竖子不足与谋”的感觉。
甚至已经有人在小声地嘀咕:“明经到底是明经,不学圣人之言,还满口胡话妄语。”
只是他王小仙在江宁的地位特殊,这些人也是不好当面这般与他分说罢了。
良久,却是龚原主动打破了沉默道:“介白兄此言虽然桀骜狂妄,但也确实是有几分道理,然而老师主张,青苗之法可以因地制宜,收取两成左右的利息,为何在你眼里还是不行呢?您所说的两倍利息,乃至于十倍利息,又是利从何来呢?”
王小仙闻言笑道:“龚通判可知,下属在反对上司新政策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么?”
“是什么?”
“就是严格执行上司的命令,乃至于加倍执行上司的命令,就比如,这青苗法。”
这青苗法毕竟是上过高中历史课本的,可谓是大名鼎鼎,也是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亦或者称是熙宁变法中,最有名,也争议性最大的一条变法了。
“官府借给百姓钱粮过荒,明年时收取两成到三成不等的利息,至少初衷是毫无疑问的良政,因为豪强和形势户放贷普遍都是四成,五成以上”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