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王官人和李供奉当真是心思了得,此事他日必成佳话云云。
王小仙笑道:“当初和李供奉共同研制此物,料来他现在必然也在皇宫大内,乃至于整个汴京城内做着更改替换了,这种水井只需要轻轻按压这柄长杆,井水便自会从中喷吐而出,简单方便快捷,
而且整个水井是密闭的,既不怕有小孩子往水井里撒尿拉屎,也不用担心有熊孩子掉进井里淹死了。”
“然而此物精巧,其一,是需要制作井管,直接插到井水里,外层要用楠竹来做,内层却需要用锡铅浇筑,辅以牛皮和鱼漂叠压密封,开合处要用陶瓷做一球阀,硬竹片做一蝶阀,据李供奉所说这还是一涉密技术,俩阀门原本是用在猛火油柜的(北宋版喷火枪)。”
“这一整套的水井替换,这么多的零件,工,料,这一口井要十贯钱左右,不算太贵,
单仅城里,江宁府便有二百七十四口井,若是算上城外乡野,那差不多就有九百口井了,一口井十贯钱,加起来也有九千贯了,这是为百姓做好事,善事,不见得会弱于疏浚菱湖的大事业,可是你们说,谁来出这个钱呢?九千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况且这九千贯还只是料钱,还没算工钱和各种杂费,杂七杂八的全都加起来,这费用,少说也得一万二三千贯,此事,肯定是要交给你们胥吏和衙役来负责统筹安排协调的,你们为此这么辛苦不需要工钱么?
将其中截留一部分,乃是应有之义,林林总总加起来,这就至少要一万五六千贯了,我以为这个数字还是合理的,你们觉得呢?”
一听说王小仙在计算这个数的时候居然还给他们这些胥吏还留了二三千贯,有些个心眼浅的胥吏已经忍不住眉开眼笑,甚至是谢过王小仙了。
年岁长一些的几个,互相对了个眼神之后,却是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