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对于这般情形,楼台里坐的人,不免会谈论谈论。
“这一场公审,可谓一石三鸟。一是肃清了沧州官场和民间,盐军接管起来就容易了;二是为百姓伸冤报仇,赢得了苦主的忠诚和感恩;三是杀鸡儆猴,立威于天下和百姓。”
“不止公审,分田亦是一箭双雕啊!若公审是立威,那分田便是施恩,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如此无不臣服;而通过分田,又重新梳理了户籍,那时沧州尽在掌握”
“西门大官人,不,西门知州,这一番恩威并施,手段了得。”
“只是官场糜烂,西门知州又嫉恶如仇,将沧州官场杀得十不存一,哪里来的人去治理呢……”
这话一出,气氛为之一静。
身穿长衫的一些文人们,神情若有所思,心中暗暗有所打算,只是并不宣之于口。
古来人才投奔,第一个和第一百个,前者是慧眼识英雄,后者是乌合之众,区别就大了去了。
“西门知州舍得将田地分给贫民百姓,果真如传言中那般慷慨。”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换了。
“自然,西门大官人之豪富,富可敌国,并不靠那点儿耕田出息和赋税去养盐军。那何不分给百姓呢?”
心智是深谋远虑,手段是炉火纯青,行事是慷慨大气,财富又富可敌国。
相比糜烂的大宋朝野,盐军似乎也颇有前景……
自然,识人之明不是人人都有的本领,有经过今日一场公审后,而欣赏西门卿并欲投奔者。
当然也有更多庸碌之人,潜龙在渊时,识不得真龙真身,只以为是一条阴毒的水蛇。
“只是西门知州杀性太大,未免暴虐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